查看原文
其他

这隐秘的角落是不是有点拥挤?

吴主任 吴主任 2020-08-23


国产剧《隐秘的角落》热播。是挺好看的,尤其第一集是真牛逼。后面就有些太啰嗦了,但总体而言不失为一部优秀的国产电视剧。很用心,每一集的片尾曲都不一样。服装、化妆、道具、取景、摄影、表演都很讲究了。


尤其是,你若是因为这部戏而好奇原著小说,就会知道这部剧改编得有多么成功。原著小说也就提供了个故事梗概,剩下的毫无可取之处。说真的,从我认字并开始学会看书就没读过文笔如此糟糕的作品了。


这部戏有什么可聊的吗?结局拍得还挺妙的,既然满足了过审的需求,也让观众自己去选择相信童话还是真相。


但这些天你会发现这隐秘的角落挤满了教育和心理学博主。


朱朝阳为什么变成这样?是因为父母离异,是因为缺爱,是因为嫉妒同父异母的妹妹,是因为有个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又或者以上皆是?


现在已经有无数的文章在自以为是地梳理因果关系了,好像如果朱朝阳的父母没有离异,朱朝阳不会黑化。


周春红(朱朝阳的妈妈)这个角色极强的控制欲,将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朱朝阳身上,视为她生命的全部,对朱朝阳的要求就是考出好成绩,其他的不重要。这些都是观众能看到的十分明显的人物特征。


朱永平(朱朝阳的爸爸)和王瑶组建了新家庭并有了一个女儿,生活的重心自然是在新家庭上,难免对朱朝阳成长路上的微妙的心理变化有所忽视。但朱永平毫无疑问是爱朱朝阳的,为儿子好成绩自豪,给钱通常都很大方,也会提醒朱朝阳不要只专注学习,要学会交朋友。朱朝阳在学校里的确独来独往,没有朋友。


多么典型的中国父母啊。一点都不特殊。过去多数的中国父母都是这样,母亲会将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好好学习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父亲则通常忙于赚钱,随着孩子的长大,父亲的角色会越来越往幕后靠。今天也没什么特别的变化。


倒不是说周春红这种控制欲极强的教育方式值得赞美,这很明显会给孩子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剧中也就是喝牛奶上的逼迫显得有些夸张,其他任何时候周春红的表现就是多数中国父母的日常水平。


人们喜欢梳理因果关系,找到了因果关系心里踏实许多。但若是说朱朝阳的变化与父母的离异还有母亲的控制欲有直接相关是完全说不通的。影响一个人的行为,除了天生的基因性格,后天的成长环境,还有人必须做出选择的那些时刻既定的条件等等。现在那么多假装很懂育儿和心理的文章,信誓旦旦地将为朱朝阳的行为找家庭教育上的原因,于是“原生家庭”这个破词再次闪亮登场。


换个朱朝阳的家庭背景,父母恩爱,总是看待大人一样跟孩子平等沟通,告诉孩子,学习好固然重要,但这不是唯一重要的。总之我国中产阶级心目中的完美父母和家庭教育,那么那天晚上当朱朝阳为严良和普普打开家门之后的故事依然这么展开,会显得不合理吗?不会的,只要电视剧好看,人们依然会再次找到原因,必须找到原因才舒服,育儿专家也会有话说,这种充满爱的家庭啊有个弊端,如同温室里长大的花朵,遭遇到大自然就会很不适应,激发出一种原始的恶。所以,父母的爱不能失去理性和冰冷的一面,孩子不管是不行的,当孩子还小时,父母的权威不能瓦解blablablabla……


当然了,这部剧确实厉害,朱朝阳的原生家庭(呸这个破词)设定,不光是让朱朝阳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后续的行为显得合理,还有更重要的是,它就像那种傻子都能知道答案的有奖问答,让观众自以为思考和总结出了很多的“因为所以”,这很过瘾。各路教育号心理学号再给几个学术专有名词为人们早就了然于胸的“因果关系”上个色彩,诶呀,有思想有深度。好剧。


我觉得啊,这就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娱乐片,一丁点思想性和深度都没有,所谓的“人性善恶”也是一个大幌子,给了人们自己有感悟有思想的幻觉。这隐秘的角落就这么点空间,真挤不下这么多教育家思想家。


上篇:这是!这不是!这不重要

强推:智利的冰与火之歌(7000字解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